驚魂記 PSYCHO


年份:1960
導演:Alfred Hitchcock 希區考克
作曲家:Bernard Herrmann 伯納 赫曼

位居AFI美國影視學院百年驚悚片排名第一的「驚魂記」(Psycho),是影史著名拍檔Bernard Herrmann和Hitchcock合作的第六部電影,只可惜在1966年希區考克的 「衝破鐵幕」(Torn Curtain)因為兩人在音樂理念上不合,赫曼又執意認為他當時寫的音樂才是正確的,導致希區考克超不爽,在聽了第一首曲子後直接在錄音室開除了赫曼,兩人的心結一直到赫曼1975年死去都沒解開。

小故事:導演史蒂芬史匹伯在赫曼過世的當天受馬丁史柯西斯邀請,在赫曼的最後一部電影「計程車司機」(Texi Driver)的錄音現場拜訪這位大作曲家本人,史匹伯告訴赫曼他有多欣賞他的作品,赫曼還開玩笑的跟他說你不是已經有你的Jonhny guy(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幫你配樂了嗎,結果當天晚上赫曼就在洛杉磯的旅館在睡夢中死去。

-------------------------------以下有雷-----------------------------------------


本片有兩個非常有記憶點的主題動機(Leitmotif)
第一是開場主題曲
開頭就直接用Bbminor(maj7) (小調和弦+自然7)這種充滿不穩定的和弦做開場,光是一個開場和弦就為這部電影的懸疑調性完美的打好基礎了 。(順帶一題,007的主題曲也是用minor(Maj7)和弦,你可以在家用鋼琴彈do 降mi so si,然後用低沈的嗓音說My name is Bond, James Bond,一瞬間你就會出現「哇靠!我在演007啊啊啊!」的既視感),在快速的低音節奏聲部已經暗示了女主角Marion幹走了錢「逃亡」時的不安跟緊張。

這個關於「逃亡」的主題曲同時也出現在Marion準備遠走高飛,正開車過路口時碰巧看到被他偷錢的老闆走過他車前那幕 ; 在高速公路上被巡警攔下來又擔心被巡警跟蹤那幕; 以及換了車後,那位之前一直在跟蹤他的巡警正要走向他那幕。這幾幕用同一首音樂的都是關於Marion逃亡的旅程以及他心裡的不安,但是之後這首音樂又出現了一次,就在偵探Arbogast調查Marion行蹤,一家一家旅店慢慢訪問的時候。原本負責節奏的低音部消失了,而把負責節奏的樂器上移到中提琴和小提琴上,和聲跟旋律上也有一點小小的改變,因為低聲部的消失讓這裡的逃亡主題曲變得有點飄渺,我才發現原來這裡的主題曲是關於Arbogast在追蹤Marion的逃亡的路線,慢慢在這路線裡找出蛛絲馬跡,所以才選用Marion的逃亡主題曲,可是重新變化成比較沒有臨場感的版本來暗示偵探Arbogast正在慢慢步向Marion之前的行蹤。你不覺得只是重新將同一首音樂配器做點小小的變化,就可以把暗示發揮得淋漓盡致真的是天才到不行嗎!!

第二個主題動機 則是Bates的殺人畫面

驚魂記最經典的一幕莫過於Marian在浴室洗澡時被兇手拿到刺死的畫面了,不像一般的主題動機(Leitmotif)總是充滿暗示或是角色的心理狀態來支撐故事,這首音樂的超尖銳小提琴滑音擺明了就是我要刺死你刺到所有人都心裡發毛!每當兇手Norman Bates要殺女主角Marion、偵探Arbogast 和最後Marion的妹妹Lila時都是用這首音樂,尤其是在Lila發現Norman Bates的媽媽已經是一具骷髏的同時,Norman戴著假髮穿著媽媽的衣服,拿一把尖刀笑著跑出來那超扭曲心理變態的畫面,搭配上這首光用聽就像在被刀捅的配樂,真的是讓我長久以來第一次看恐怖片看到從心底毛到屁股!不像現代大多數恐怖片總是為了嚇人而嚇人,而且嚇完就忘了,Norman男扮女裝的畫面絕對會一直躲在我的腦海裡,而且每次晚上要上廁所的時候就會跑出來...


後記:這是我第一次寫網誌,就獻給了非常喜歡的Psycho,因為發現在台灣很少用配樂為視角來評論電影的文章,又剛好這方面是我所學,所以想試著用自己的專長寫寫看,看能不能讓配樂在台灣受到更多的注意,我不想在音樂方面寫的太過艱深導致大家看不懂,所以盡量用一些比較敘述性的字來描述音樂,而這些都是我自己的分析,就像我以前在LA學習的作曲老師說過的 「所有人對譜的解釋都不一樣,你只要找到你認為是合理而且正確的就好了。」,也歡迎大家有不同的見解來交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天外奇蹟 UP